Skip to content

自怼圈

知识付费了, 所以 -> DebugUself

背景

当 知识星球 还叫 小密圈 的时候

  • 一发布, 俺就注册了...
  • 但是, 发现并没有什么知识/技能是值得用一整年来学习的哪...
  • 只能放着...

现象

  • 原先设计的在线课程, 因为效果过于猛烈
  • 学员们在离开课程环境后, 一时难以适应自己可以悠闲
  • 另外, 有很有一部分课程期间因为突发事件难以跟上的学员, 想重新回到课程中完成编程入门
  • 但是, 开智停止了课程运营...

于是

怀着试一试的心情, 加上价格发布了

自怼圈:

debuguself-code-map.jpg(JPEG 图像,506x561 像素)

  • 目标: 提供及时响应的自学环境
  • 期待: 每年都有小作品发布
  • 节奏:
    • 每天争取投入一小时, 在怼圈任务上
    • 每周定期直播交流, 在: zoom.us
    • 每四个月为一季, 更新自学计划
  • 后来:
    • 每年 4.1 番新, 重新招收怼友
    • 每年 8.1/12.1 增收怼员, 减免年费
    • 每周 发布一期周刊, 集中报道社区变化
  • 环境:
    • 小密圈: 任务发布(后来弃用, 仅用来报名和收费)
    • github 全栈实践 (付费私人仓库):
      • 代码在各自分支, 不 fork , 以便窜门相互学习
      • 知识沉淀到维基
      • 任务/讨论/活动/...用 issue 发起
    • googlegroups 列表自动提醒仓库变化
    • Slack 频道进行实时沟通
    • PlanetPlanet [^4] 来聚合成员 blog
    • github-pages 发布集体 blog [^5]
    • ...
  • 状态:
    • 经过长期互动/积累/变迁
    • 现在有4类, 几十个作品
    • 涉及 600 多 Issue, 4000多 commits
    • 以及 100多篇 wiki
    • 和连载100期的周刊 ^6
    • 和怼友感悟比如: [^1] [^2] ^3

只是...

太慢了...

  • 虽说, 总是说: 慢慢来 比较快
  • 但是, 自怼圈 还是太依赖内驱动力
  • 时间一长, 很容易习惯, 而散漫起来
  • 怎么办? ...

refer

[^1]: 一门编程课是如何改变一个部门的 - Su Min's blog

[^2]: Time Report - Li Guanghe's blog

[^4]: Planet DebugUself

[^5]: 关于 - DebugUself with DAMA ;-)